现在很多考研党校都开学了,大部分人都开始了考前冲刺阶段。很多人在考研,花了10个多小时复习,但在考研的复习时间并不等于复习效率!每天求学习时长,早起晚归,有时候学习长达12个小时,会导致头晕,最后身体支持不住。
你有没有想过,早出晚归,每天在自习室学习10个小时,意味着绝对的努力和高效率?考研比较的不是每天学习的时间长短,而是他真正消化吸收的东西。所以不要刻意向别人学习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通过上岸学生的经历,边肖建议大家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:
1.别傻了,科学时间比
我们的复习不是讲时间,而是讲效率。即使你一天24小时学习,但知识并没有进入你的脑海,这种低效的复习方式有什么用?看似充实的一天,回头看,似乎什么都没做。所以一定要知道现在在做什么,现在应该做什么,应该怎么做,怎样才能更有效率。三思而后行,做战略先锋。
2.用每日计划提醒自己
把学习任务分成每天,最好写在小本子上,以交叉或交叉的方式一个个完成。
早上起床,面对成堆的书和复习资料,不知道怎么开始的时候,看看小书上的日程安排,马上就能知道今天要做什么,昨天要做什么.
完成一项任务后,立即开始下一项任务。这种忙碌会让人感到充实和快乐。
3.定期量化,营造一种紧张感
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配他们的时间,合理,经常导致效率低下和浪费时间。据调查,47%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到7小时,学习任务相当不饱和。也就是说,学习一两个小时后,他们休息一下,看看手机,感到发呆,做其他的小把戏。没有持续高效的生产,轻松学习效果是很容易的
在这里,我建议你可以尝试pomodoro技术,设定一个可以坚持的学习时长,规划一下这段时间需要完成哪些任务。此外,我们必须确保在这段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。
4.坐下来学习,拒绝小动作
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,往往因为不坐下而学习。对于学习来说,前15分钟非常重要。如果一开始就很懒,四处看看,刷刷手机,做点小花样,一遍又一遍的把手头的学习推下去,就很难再找到学习的感觉了。
如果你能在坐下的15分钟内保持对学习的专注,自然就步入正轨,接下来的学习会延续之前的状态,保持专注。
5.保持舒适的学习节奏
复习节奏就是学习惯性,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性,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。感觉到学习就很猛,没有状态就停滞不前。没有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,最后学不了多少东西。
6.保持做题的兴奋感
如果长时间看书,很容易分心,感觉很累,但是真正的效率很低。这时,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问题,这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快速的学习状态。许多学生会发现,这往往是做问题时最集中的时间,最好是复习效果
阅读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,而做题需要你在头脑中筛选、整理、输出知识。当你读累了或者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,这是做题的好方法。
7.锻炼和放松
一天的学习让人有点累。每天花一点时间锻炼身体,或者组织一些短途旅游之类的。学习固然重要,但健康更重要。健康的身体为我们的考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。适当的锻炼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忘记这些压力,并为我们的考研之路增添一些乐趣。
8.积极屏蔽一些与自身考研无关的外部新闻
外部压力可能来自学生,学生有工作,有研究,有留学,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之一。每个个人在个人都有道路。当他们选择考研,时,他们决定自己去道路。
考研就像一场马拉松。如果跑得太快,会打乱整个节奏,所以并不代表每天狂坐10个小时就有效率。不代表一定会上岸。只有会学习的人,才能最终达到目的。所以一定不要盲目追求时长,保持舒适的节奏,每一步都要稳健。
考研,2021教育学硕士311新教学大纲原文
21考研百日冲刺:考研政治回顾计划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微信号:189-9620-9000
(点击复制,添加好友)